其次是我們在KTV、各大夜場,各大高檔休閑娛樂會所等……這里大多看到的是用鏡子車刻出來的棱形塊,看上去就像以前的拼鏡,但成本比拼鏡要低10層不止
相比在陶瓷胎體上上釉,在玻璃容器表面燒制釉彩是一項極具挑戰(zhàn)的任務(wù),控制釉彩的燒成且不使主體玻璃坍塌是制作關(guān)鍵。進入十九世紀,在玻璃表面裝飾釉彩成為了一種流行,往往與鍍金、車刻等其他裝飾手法一同應(yīng)用以增加玻璃器物的視覺感受和藝術(shù)價值。
走到這一步,
車刻玻璃已經(jīng)可以實現(xiàn)批量定尺寸的生產(chǎn)。但是有一個極大的弊端,如果尺寸稍有改變,哪怕是同圖案,也必須重新制作模版,其玻璃耗材的浪費量比較大,而且加工周期也被延長。